因特網由稱為自治系統或AS的獨立管理但又互連的網絡組成。低級別的服務提供商需要使用高級別服務提供商的路由。許多國家的服務提供商也需要相互之間交換路由。對等是指在兩個ISP之間交換路由通告,以確保來自第一個ISP的業務能夠到達第二個ISP的客戶,反之亦然。對等操作主要在IXP進行,通常是免費提供...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對等 2010-11-26 15:59
因特網上的數據包路由選擇可分為兩種常見的類型:內部和外部路由選擇。內部路由選擇發生在內部或一個獨立網絡系統的內部。在 TCP/IP 的術語中,這些獨立的網絡系統被叫做自治系統。 外部路由選擇是非常龐大的網絡(如因特網)使用的技術。現在考慮因特網的結構。您機構的內部網絡連接到本地的ISP。本地IS...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外部路由選擇 2010-11-26 13:22
基于約束的路由選擇是一種QoS(服務質量)路由選擇技術,隨著MPLS(多協議標記交換)的發展,它已變得重要。但是,RFC2702,Requirements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Over Mpls(September 1999)說明QOS 路由選擇實際上是一個更廣泛定義的基于約束的路由選擇方法的子集。MPLS屬于第三代網絡架構,是新一代的IP...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基于約束的路由選擇 2010-11-26 13:21
路由選擇是發生在互聯網絡(如通過路由器連接的獨立網絡)上的數據分組轉發過程,如下圖所示。當主機發送數據分組時,它或者是對于同一網絡上的本地主機或者是對于遠程網絡上的主機。如果數據分組沒有本地IP網絡地址,則主機將它發送到默認路由器,該路由器再將它轉發到其他網絡。  ...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路由選擇 2010-11-26 13:20
AS(自治系統)是在單一技術管理下,采用同一種內部網關協議和統一度量值在AS內轉發數據包、并采用一種外部網關協議將數據包轉發到其它AS的一組路由器。AS是網絡的集合,或更確切地說,是連接這些網絡的路由器的集合,這些路由器位于同一管理機構管理之下并共享共同的路由策略。 AS具有單個“內部”路由協議...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自治系統 2010-11-26 12:51
因特網(Internet)又稱國際計算機互聯網,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網絡。它屬于具有分布式網狀拓撲結構的分組交換網絡。信息以分組的形式通過由到達同一目的地的多個路徑構成的網絡傳送。網絡通過路由器(它按照分組的目的地路徑將信息轉發)相連。“網狀拓撲結構”提供了冗余鏈路。如果某個鏈...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因特網體系結構骨干網 2010-11-26 12:01
多協議標志交換(MPLS)技術的提出 Internet業務量的飛速增長以及寬帶技術的不斷出現,對Internet服務提供商(ISP)的網絡帶寬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種挑戰不僅是對高帶寬的要求,也是對目前Internet所基于的傳統路由交換模式的要求。 要建立這樣一種服務質量較好且具備擴展性支持的新一代路由系統,需要由各...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GMPLS技術 2010-11-26 09:17
MPLS VPN一般采用圖1所示的網絡結構。其中VPN是由若干不同的site組成的集合,一個site可以屬于不同的VPN,屬于同一VPN的site具有IP連通性,不同VPN間可以有控制地實現互訪與隔離。 圖1 MPLS VPN網絡結構示意圖 MPLS VPN網絡主要由CE、PE和P等3部分組成:C...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MPLS和VPN結合 2010-11-26 09:16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因特網管理者開始解決IP地址空間耗盡的潛在問題。CIDR(讀作“cider”)是一個解決方案,在因特網上當前的IPv4的尋址方案下,允許更多的可擴展性。它提供了一種過渡方案,直到IPv6投入使用。 這里的關鍵字是“域路由”。美國郵電業的ZIP碼可以稱為域路由方案。第一個數字表示一個很大...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無類別域間路由 2010-11-26 09:06
標記邊緣路由器位于標記交換網絡邊緣的含完整3層功能的路由設備,它們檢查到來的分組,在轉發給標記交換網絡前打上適當的標記,當分組退出標記交換網絡時刪去該標記。作為具有完整功能的路由器,標記邊緣路由器也可應用增值的3層服務,如安全、記費和QoS分類。 另一個選擇是Cisco公司的標記交換。標記交... (來源:電子百科頻道)
標記交換 2010-11-26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