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適用于隔離式 ADC 信號鏈解決方案的低 EMI 設計》。該文章將解釋 EMI(特別是輻射發射)的來源,并介紹了一些盡可能減少模擬信號鏈的 EMI 的技術,包括詳細的布局示例和測量結果。 引言 如今人們使用的電子設備數量龐大,而這些設備的體積卻在不斷縮小,這使得電磁干擾 (E...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德州儀器模擬設計ADC 2025-10-21 09:16
作者:安森美 智能制造是數字技術與傳統制造流程深度融合的體現。其中的核心是物理人工智能 (AI),它將 AI 算法引入物理系統,例如機械臂、自動引導車輛 (AGV) 和計算機數控 (CNC) 機床。物理系統要能有效運行,離不開來自物理環境的實時數據,而傳感器的作用正在于此。 工業傳感器扮演著“...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智能制造物理AI傳感器 2025-10-20 13:07
作者:是德科技 FPGA 首席研發工程師Ajay Kumar 由移動網絡運營商(MNO)主導的開放式無線接入網(O-RAN)聯盟,一直是推動 5G 無線接入網(RAN)演進的核心力量。其目的是引導行業朝著更加開放、可互操作、虛擬化和智能化的架構發展。此篇是德科技文章概述了將 O-RAN 無線測試從芯片...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芯片智能網絡RAN無線連接 2025-9-23 13:21
機器人領域正掀起一股熱潮 —— 人們對能夠自組織執行復雜任務的機器人群體充滿期待。既然龐大的魚群和昆蟲群體能做到這一點,那么機器人為何不可?然而,要對大量機器人進行編程,使其在近距離內相互協作,既不碰撞又能高效工作,實則困難重重。傳統控制系統不僅在這類場景中部署成本過高,...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機器人群體智能 GRASPion 2025-9-17 09:27
艾邁斯歐司朗第六代紅外芯片,IR:6通過真正的技術創新,在面部識別、智能傳感器和節能系統等應用中實現性能、效率和圖像質量的全方位提升。 雖然人眼無法感知紅外光,但它卻是眾多現代科技的核心要素。現代科技對高性能光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即便這些光源超出了人眼可視范圍。IR:6以更高亮...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艾邁斯歐司朗紅外技術 2025-6-25 12:05
吞吐量仍然是一個問題,解決方案需要多種技術的結合。 事實證明,電子束檢測對于發現 5 納米以下尺寸的關鍵缺陷至關重要。現在的挑戰是如何加快這一流程,使其在經濟上符合晶圓廠的接受度。 電子束檢測因靈敏度和吞吐量之間的權衡而臭名昭著,這使得在這些先進節點上利用電子束進行全面缺陷覆蓋尤...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電子束 2025-5-14 09:49
簡介 如今的工廠正在越來越多地采用智能技術,諸如機床、機器人、執行器和傳感器等設備都能生成、傳輸和接收數據。 為了使所有這些獨立的設備能夠可靠地通信,工廠需要采用安全可靠的協議。在過去,通信依賴于包括HART、RS-485、Modbus、DeviceNet、Profibus和CAN在內的多種網絡協議的混合使用。...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以太網智能工廠10BASE T1S 2025-5-8 11:06
現代工業自動化的成功離不開3D視覺技術的強大功能。傳統的2D傳感器只能提供平面圖像,這使其在設備檢測等應用中的效能大打折扣。2D傳感器可以讀取包含物品尺寸的條形碼,但無法獨立測量物體的實際形狀和大小,更難以獨立識別潛在的凹痕、缺陷或不規則之處。此外,2D傳感器讀取的數據易受光照條件的影響...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iToF 3D視覺技術 2025-4-7 14:02
對射傳感器(Through-beam Sensor)是一種常見的傳感器類型,它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安防、物流等領域。其工作原理和結構設計非常獨特,因此對射傳感器有一些獨特的應用優勢。 1. 工作原理: 對射傳感器通常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一個發射器和一個接收器。發射器發出一定頻率的光(通常為紅外線...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對射傳感器 2025-4-3 09:50
相控陣天線通過移相器、真時延或二者的組合,使合成波束更精確地指向陣列轉向角度內的所需方向。本文將介紹這兩種方法,以及更寬帶寬的天線陣列是如何推動真時延在其系統設計中的應用。指向正確的方向相控陣天線無需物理移動天線即可改變輻射波束的形狀和方向。這些天線通過獨特的排列方式組成一個更大... (來源:技術文章頻道)
相控陣天線 Qorvo 2025-3-28 11:05